打价格战,刘强东没有赢!

时间:2025-04-05 07:47:08 转载源:聚焦媒体网 作者:浅笑 点击:5538次

《创新者的窘境》被《福布斯》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。克里斯坦森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,为什么优秀的大企业会遭遇失败?一个原因是推动它们成为行业龙头的管理方法,严重阻碍了它们发展破坏性创新技术,而破坏性创新技术最终会吞噬了它们原有的既定市场。但推动破坏性创新项目的有效途径是另立机构,内部创新很容易失效。淘特、京喜对下沉市场的失效,在某种意义上印证了这个观点。刘强东强推百亿补贴如今,陷入创新者窘境的是刘强东。2月24日,一封内部邮件传出,京东将在3月初正式上线“百亿补贴”,投入100亿真金白银。百亿补贴将在京东APP 内拥有一级入口,从以往的限时“大促”变为长期“日销”模式。百亿补贴将覆盖全品类,若特定品类的商品价格高于外网,将对消费者实行“双倍赔付”。此前京东app最新版本上已更新:“京东3.8节,百亿补贴上线!”根据最新消息,3月6日晚,京东百亿补贴已经全面上线。压着时间往前赶,京东迫不及待要大干一场了。与外界传递的强大声浪相比,京东内部对百亿补贴是另一种声音。有消息称,百亿补贴方案在京东内部的推进艰难坎坷,项目团队没有人拍板决定,最后是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一锤定音。刘强东强推了百亿补贴。大疫三年,国人被迫进行了一次消费降级。据国联证券测算,疫情三年居民累计约12.6万亿元超额储蓄,来源包括消费、购房、购买理财的减少,其中消费占比最大,达68.8%。这对主打品质购物体验的京东而言,是个不小的打击。2022年前三季度,京东最为核心的数码家电产品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4%、0%、7.6%,与2019年相比,均创下新低。同样压力还在于用户增长层面。截至2022年9月30日,过去12个月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5.88亿,同比增长6.5%,创下三年来最低。此前两个季度这一数字分别为16.2%和9.2%。京东也曾推出主打低价的“京喜”APP,但京喜始终没制造出惊喜。京东集团2022年7月初的战略会上,刘强东承认了“京喜”的失败,并呼吁京东高层要“仔细回顾,吸取教训”。从2019年“京喜”拼购上线,到2021年加入社区团购推出“京喜拼拼”,到“京喜通”和“京喜达”合并,形成京喜事业群,京东在这三年的探索中,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。京喜新用户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“烧钱”,在基础设施和用户拉新上,京东不断投入资金,但结果不尽人意。如今京喜事业群已被解散,京喜APP 也处于 "散养" 状态,彻底败北而归。京东缺少一个新的低价窗口。京东、拼多多、大淘宝的价格战逻辑对于混迹于电商行业的老人来说,“百亿补贴”并不陌生。2019年,拼多多在“618”期间率先打破繁杂的“满减”等营销活动,推出“百亿补贴”计划,并将其升级为平台长期战略。这一模式随后被京东、苏宁、阿里等多家电商平台在大型活动促销中借鉴。但将“百亿补贴”长期坚持下去的只有拼多多。凭借“百亿补贴”低价力,拼多多第一个打开了下沉市场。但拼多多的手段不只是补贴。某种意义上讲,通过走进产业带,借助“产销直连”,拼多多降低整个交易成本,为低价创造了空间。关于“百亿补贴”,阿里的CEO张勇另有观点:“没有哪家公司可以通过持续价格补贴来改变局面,最终还是靠技术。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。回顾历史,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的持续价格补贴,实现改变局面的目的,最终改变局面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和商业机制的创新,真正让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,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。”张勇的这番言论,让人生疑:阿里是不想要用户了吗?答案一定不是这样。阿里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,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超过市场预期;其总收入同比增长2%,为2477.56亿元,净利润则达到457.46亿元,同比增长138%。但从财报来看,占据阿里近7成营收的中国数字商业部分没有出现增长,反倒下滑了1.1%。国内商业板块中,“淘宝和天猫”CMV同比出现“中单位数下降”,业绩出现疲软。尽管有此压力,但阿里想要的并不是低价补贴那么简单。近期,阿里的管理层们确定了淘宝今年的五大战略,分别是直播、私域、内容化、本地零售和价格力。阿里将“价格力”纳入2023年淘宝五大战略之一,也正向我们展示,淘宝仍想要的是通过“价格力”来获取流量,实现更多转化,但阿里所追求的“低价”是相对的,是性价比、价格力的体现,主要依靠的是创新。电商大厂祭起价格武器,直指低价用户心智。消费降级后,京东的高品质体验感的优势不再,消费者更多感受是京东的东西更加贵了。以IPhone14 ProMax 256G 暗紫色为例,3月4日京东价格9049元;淘宝同款平台的价格8949元,而拼多多同款价格却为8599元。在多方对比之下,京东确实更“贵”了。从左到右依次价格:京东、淘宝、拼多多近日网上沸沸扬扬的“淘宝下单、拼多多发货”事件,也是平台价格差异的一个例证。价格力优势逐渐丧失,是刘强东最不想看到的。京东官方表示,这次是“绝对低价”补贴,覆盖的不仅是自营业务,还涉及到POP商家(Platform Open Plan,也就是第三方卖家)。京东给出流量扶持和官方补贴,而商家入选的最核心因素,就是能否提供“低价”商品。今年开年,京东主站就降低了开店的门槛,开放个人卖家入驻,京喜也不再限制入驻商家类型,多平台运营商家、产业带商家、临期尾货商家、推广团长商家,甚至无货源商家等均可入驻。京东也拿出了实打实的诚意,只要打上“百亿补贴”的标签,就会自动降低官方扣点,有一部分商品还能拿官方补贴:“入选‘百亿补贴’的POP商家扣点会自动降到0.6%,有些商品还会有京东官方给的补贴,商家的到手价是竞标价加上官方补贴。”同样以IPhone14 ProMax 256G 暗紫色为例,3月27日京东某些店铺可以降到8149元。甚至在百亿补贴最初上线的几天,京东部分3C产品价格要远低于拼多多。比如苹果macbook air2020款13寸m1芯片(256g内存)最低降到了5300元左右,当时拼多多的价格还停留在6000元以上。徐雷表示百亿补贴首月投入10个亿,他透漏上线几天百亿补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某些方面甚至超出预期:不仅拉动了老用户的消费,也带来了新用户和流量。但20天后,这款macbook air2020款13寸m1芯片(256g内存)在拼多多只需5195元就能拿下,而京东百亿补贴后的价格又升至5788元。将百亿补贴发扬光大的拼多多,誓死要捍卫自己的专业领域,这让战争愈发激烈。市场不禁思考,京东东百亿补贴还能持续多久?刘强东要的是低价用户心智很多年前,京东也是通过低价策略争夺3C、图书等市场。2012年,刘强东连发两条微博称:京东大型家电三年内零毛利,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%以上,将派员进驻苏宁国美店面,包括苏宁、国美等多家电商高层在微博中进行回应,一时间电商行业硝烟弥漫。而京东与当当网的图书市场价格争夺战也是世人皆知。随着当当网宣布入驻京东,两者的纠葛最终化为一纸合作,从对手变为了队友,也正式宣布京东通过低价策略成功占领图书大部分市场。如今在拼多多、抖音等众多电商平台的崛起中,京东的价格优势略显疲惫。2022年11月,在京东的内部中高层会议上,刘强东犀利地批评了业务现状,刘强东认为,京东已经让一些消费者有了越来越贵的印象京东需要重拾低价策略、回归用户;要千方百计地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把价格降下来,把服务提上去。“如果失去了低价优势,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。”刘强东表示。“随着3C家电业务的成功,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、沾沾自喜,丝毫不再关注京东的低价优势,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。”刘强东是清醒的的。但关键在于百亿补贴只是制造低价的一种手段。京东的前两次价格战,是先进互联网电商对传统卖场的胜利,互联网的低成本、足不出户的新消费方式,都是成功的关键。除了胜者京东外,淘宝天猫也都赢了。反观如今,价格、物流供应链、品质服务、成本都是构成竞争力的核心要素。拼多多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深耕,极大的降低了价格成本。京东的百亿补贴确实是一剂强心剂,但长期注定不可持续。在百亿补贴背后,市场更想看到的是京东依靠产业链再造、品质服务打造出的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低价用户心智。京东有这个能力,刘强东有这个野心,但目前我们还看不清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